当青春在时代的赛道上迸发多元光彩,有人化身守护万家灯火的电力尖兵,有人成为扎根基层的服务先锋。棋牌-棋牌平台-棋牌游戏赌博 勇立潮头,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,深耕产教融合沃土,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,匠心打造“我在祖国各地等你”专题推送。这里不仅是优秀毕业生成长故事的分享园地,更是为莘莘学子搭建的就业交流桥梁,带你触摸行业发展最前沿的脉搏。
今天,让我们循着倪涵艺在乡村振兴一线留下的坚实足迹,一同走进她的奋斗篇章。
倪涵艺,棋牌 2024届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。考取江苏选调生,现就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草庙村。
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业优秀、精神文明等多项奖学金,并获免试保送研究生资格。研究生期间连续三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。曾获“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”、河海大学“优秀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“河海魅力毕业生”等多项荣誉,入选河海大学“海韵风华十杰百佳”优秀学生。在学科竞赛方面,她获得河海大学“电气创新杯”设计制作竞赛一等奖、第一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二等奖等佳绩。此外,倪涵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,累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,曾获“江苏发展大会优秀志愿者”“高淳国际慢城马拉松赛优秀志愿者”等称号。入职后获通州区“青廉之声”年轻干部宣讲比赛三等奖、通州区“艺理同行开放麦”理论脱口秀“潜力麦”称号,南通市“公仆杯”全市机关公文写作大赛三等奖。
就职单位介绍:
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草庙村是一座产业兴旺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乡村。该村以服装制造和特色农业为产业支柱,积极推动工农产业融合发展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。草庙村人居环境整洁优美,通过系统化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,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水乡风貌。该村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,培育了良好的乡风民风。凭借全面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,草庙村荣获“全国文明村镇”“江苏省文明村”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,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典型,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。
个人工作事迹:
自参加工作以来,倪涵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、创新的姿态,努力拼搏、奋发进取。
牢记初心,身体力行,当好“知心人”
作为一名选调生,倪涵艺积极响应组织号召,扎根草庙村锻炼。初到村里,语言不通、情况不明,但她毫不退缩,主动深入群众。一年来,她累计下村入户走访11次,完成村情调研报告1份,收集有效问卷30余份,真正从“门外汉”变成了群众的“知心人”。她全程参与澜平桥农贸市场及疏导点改造工程,历时4个月,协助彻底解决了“马路市场”顽疾;完成全村315户厕改满意度调查,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清单消化近百条,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她始终坚信“基层工作的钥匙在群众手中”,用生涩的方言、真诚的态度倾听民意,在抱怨中找准痛点,于协商中凝聚共识,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。
钻研业务,精益求精,当好“多面手”
倪涵艺充分发挥文字与宣讲特长,全年在镇级宣传平台发稿34篇,撰写各类舆情信息70余条,多次在市、区公文写作和宣讲比赛中获奖。但她深知,基层工作光有“笔头”不够,还需“口头”与“手头”并重。从撰写政策文稿到主持文化活动,从协助党建会议到调解村民纠纷(累计5件),她不断突破自我,主动承担节前安全生产检查、五保户慰问、流动党员管理等多方面工作。她积极参与区镇大型会议筹备、理论宣讲展演等活动主持工作,从初次登台的紧张生涩,到逐渐从容流畅,真正实现了从“幕后“到“台前”的跨越,让“笔杆子”转化成了服务群众的“话匣子”与“连心桥”。
脚踏实地,创新思辨,当好“践行者”
在扎实完成业务的同时,倪涵艺也注重在工作中融入思考与创新。她参与推动的“疏导点”方案成为治理马路市场的有效探索;她依托“青亭之声”理论宣讲队,将政策解读与文艺活动相结合,增强传播感染力;她组织开展青年夜校、联谊交友等活动,积极凝聚和服务乡村青年。在挂职锻炼中,她先后担任市级初任公务员培训班党支部书记、镇青干班书记,参与组织多项青年学习与交流活动,为企业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提供经验借鉴。她不断把基层实践转化为工作方法,在平凡的岗位上积累创新动能,致力于提高服务效率、拓展群众工作的深度与广度。
在祖国各地,河海大学电气院学子如璀璨星辰,以专业与热忱点亮万家灯火。倪涵艺是万千基层奋斗者的缩影,她在村头巷尾的奔波中执着坚守,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默默耕耘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基层治理的壮阔蓝图。
在江海之滨,她正等你共赴基层、书写青春!